倪海厦讲《针灸大成》笔录第十一篇
2022-08-22 90

  手阳明大肠经,遇到阳经的时候,我们的五腧穴属性就改变了,变成金(井)水(荣)木(俞)火(经)土(合)。五腧穴的阴阳五行的性改变了,叫做金水木火土。

  大肠经呢?看《针灸大成》卷八第七页“大肠经”,《内经》曰“大肠者,传导之官,变化出焉,又云白肠”。

  在讲之前呢,慢慢我们进入生理学的重心。肺在上方,肺是三点到五点,在寅时的时候,气血流注的时间。大肠经是上午的五点到七点,在卯时的时候,气血流注到这边。平时我们练功夫,养生的时候,大肠是属于腑,消化系统是属于阳,所以我们在揉丹田的时候,是由右下往上再往左再左下这个样子,顺时钟的方向揉,因为肚子是阳经,你们可以重按。这是我们揉的方向。你不要逆着按,大便顺着大肠是这个方向出来。你逆着往回推,身体就不受。顺着大肠的方向推,可帮助你排便。

  肺在上方,因为肺有肋骨,你怎么按肺?肺有骨保护住。但你忘掉了,肺主皮毛,所以手掌轻轻碰,气就开始动了。

  为什么会成为互为表里的关系呢?当你吸气的时候。中医认为说吸气时肾脏在管,吐气时肺脏在管。所以有个人跑来跟你说,“我气喘”,那先生请问你,你是觉得是吸气困难?还是吐气困难?“我吐气困难”,这是病在肺。那下针中府云门太渊啦这些。同样是气喘跑来,“我是吸气困难,吸不进去。”这人肺没有问题,病在肾。如果是吸不进气,肺没有问题,病在肾。你如果去找西医,西医不管吸还是呼的问题,统统是类固醇喷喷喷。

  为什么说“吸”要到肾脏?当你吸气,如果肾脏功能很好的时候,肾在下方嘛,一吸气的时候,横膈膜下降,气的力量一定要透达到下面来。所以我们正常人吸气的时候,横膈膜下降,挤压肝脏,肝脏受到挤压,上面来的压力很大,大气压力,肝脏里的血就会通过肝脏和大肠之间的血管进入大肠,大肠收到这个血进来以后产生力量,然后蠕动,准备把大便排出来。这个动作是

  24小时不断地在进行,但一定要到早上五点到七点的时候,完毕,准备去上大号,统统出来。所以我们呼吸的时候,不断地在压缩肝脏。两个金在克这个木。诸位,马路上的树木要长得好,一定木要疏,不然枝叶长太茂盛就呼吸不过来了。疏木的时候,就要靠肺跟大肠。由于这两个一直在这样互动,这是第一个。第二个呢,大肠是白肠,小肠的食物吸收了以后,小肠里的食物和水进入大肠。小肠是火,大肠里面很多水,这个水在上方,火在下面烧,大肠里面的水会汽化,汽化以后再回归来,上升,就好像热气往上升到天空后变成冷的,停在天上的云啦,天上的彩云啊什么就好像肺,肺法象天幕嘛。肺上面的水是来自大肠。大肠底下的火(小肠)很热嘛。西医怎么讲呢?西方医学知道大肠吸收水分,可是它不知道大肠为什么吸收水分?大肠如何吸收水分西医不知道。我讲过,大肠有那么聪明吗?很笨嘛,你去吃吃猪大肠,看看会不会聪明一点。大肠不是那么聪明,是因为小肠的火在下面烧,把大肠里面的水汽化,把热气蒸发上去,到了肺里面去了以后,肺里面津液饱了以后,嘴巴的津液就有了,就不会口渴。

  第二个穴道呢,是大肠经的荣穴,我们叫做二间穴。由于大肠经这个经络在五行是属于金,阳经的荣穴统统是属水,因为大肠经是阳金。所以,二间穴变成是大肠经的子穴。大肠经的子穴,大肠有实症的时候,在这泻它。“实则泻之”。

  那二间穴怎么找?你看我的手指头弯起来这个地方,你可以看到纹头在这边,在纹头上面一点点下针。记得我的原则,穴道下一定在骨头和肌肉中间。你如果直接在纹头下针的时候,离皮肤太近了,那皮下面就是痛神经,痛得要死。在指头旁已经很痛了,你不能又在痛神经上下针。指头旁边下针已经很痛了。

  我平常二间穴怎么下?病人手指弯起来取,不能直的下,直的下会下在骨头上。要弯曲指头,用手指把病二间穴旁边手指一压,一压肉会比较多,分得更开来,这个时候下针比较不痛。这是我们下针的手法。你如果把肉拉开来绷紧下针,更痛。不要。

  所谓实症,大肠经的经穴走向是由手经过手肘到肩膀上去。如果病人肩膀抬不起来,我们

  抬手有三个动作,第一个是手没办法往前抬,就是大肠经。手不能梳头了,是三焦经。手不能往后摆是小肠经

  。我们手上面有手三阳,大肠经和三焦经和小肠经,三条阳经控制三个动作。所以,你会的话,你就要听,病人说“我手不能抬”,西医说五十肩

  ,你就下大肠经;病人手不能往后,小肠经;手不能梳头,三焦经。而虚实就要看病多久了,然后在该经的子穴或者母穴上下针。

  所以现在知道大肠的实症泻之,实证就是初病,病在浅,而且是痛,拒按,都是实证。

  从二间穴跳过来,进入手掌有个关节有个缝在这个地方,诸位自己摸自己的手,这个关节头你摸下去有个缝在下边,这个缝就叫做三间穴。针下去的角度如图,平常我们就这样子下针。按照井荣腧经合,三间穴是木。很有名的三间透到劳宫,手掌的中心点叫劳宫,我们讲到心经时会介绍,从三间穴直接下到劳宫穴去,病人风湿关节炎的肿痛,手指都不能握拳,针下去,二十分钟,起来,就可以握了,隔天会更好。所以我常常用在风湿关节炎在手上面,关节上面,三间透劳宫。

  合谷穴是非常大的穴道。阳经呢有原穴,阴经没有原穴,合谷就是大肠经的原穴。原穴没有(五行)属性。前面说过的原络治疗法,就是取病经的原穴取表经或里经的络穴来治疗。

  合谷穴就是大肠经的原穴,所谓的原络治疗法,这原就是指的病经,这个络呢就是指的它的表经或者里经。

  举例,比如说大肠经的实证,那有的时候,病人痛刚好一个星期,这到底是实症还是虚症?我把虚实在细分一下。

  实症呢,就是痛,差不多一周之内。超过一周以上,病人会实带虚,就是痛多酸少。再来呢,变虚中带实的人,“肩膀好酸啊”,酸多痛少。如果说纯虚症,“我不痛,只有酸”。所以,酸是跟着虚跑的。实症很简单,用子穴去泻它。实中带虚就先泻后补,因为痛比较多嘛,先泻它,后面再补它。虚中带实,先去补它,再去泻它。纯虚症,用补的手法。所以说,病人陈述的时候,有到时候纯实症或纯虚症时,你用一个穴道就好了。

  有的时候有酸有痛,这个痛的地方很讨厌。我到底要先下子穴还是母穴呢?你就问他,同比较多?还是酸比较多?“哦,痛比较多些,”病人就讲出来了啊,痛比较多酸比较少的时候,先泻后补,先下子穴后下母穴,这是一种方法。第二种呢,扎原穴,你可以在原穴上面,把它当做病经。病人痛在大肠经上面,又酸又痛,你懒得搞的话,子穴母穴也不要来了,就给他一针,就下原穴。原穴下针,就是你在跟身体讲话,“我知道你的病在大肠经上面”,这个时候扎对侧大肠经的原穴原穴,再扎肺经的络穴,你看扎表经或者里经的络穴,肺经的络穴时候列缺。(病人痛在右臂大肠经上面),你就扎左边大肠经的原穴(合谷穴),再扎右臂的肺经的络穴列缺,痛就去掉了。这就是原络治疗。

  虚实皆拔之”。就是虚证实证都可以治疗。子穴的话只限于治疗实证,母穴的话只限于治疗虚证。合谷穴用途非常多,第一个就是隔姜灸合谷,用于脸上油很多的人,青春痘。灸了的话,第二天脸干掉,脸很干。油性皮肤的大部分人都可以灸。有点人油很多,可以刮一层下来。气很旺嘛。女孩子要也是美白,灸合谷,皮肤会收敛,皮肤会变得很漂亮。

  这里有个奇穴,叫牙痛合谷,如图,在合谷穴两侧骨头快接近到交际的缝隙位置叫牙痛合谷。

  大肠的脉是走到上面的牙齿,所以上牙痛的时候,我们下合谷穴。右边上牙痛的时候。我们会扎左边,因为左病右治嘛。左边牙齿痛,我们下右边。正好门牙痛,两边都下

  。就跟根管治疗一样,把脓血放出来。下针也可以,一般是针刺下去,针一拉出来血出来就好了。你不要整人嘛,针刺在龈交穴不动,不好,门牙会冷的。这是牙痛的止痛穴。这个地方有脉,有脉地方都要用指甲切一下。你表面上可以看到青筋,不要扎到青筋上面,青筋就是静脉。把它移开一点,穴道很大。扎牙痛合谷,不要太贴近骨边,会伤到骨膜,下针旁边一点嘛,顺着骨边下去很痛。

  妇人怀孕时合谷穴不可以下。在医书上说,合谷穴,怀孕不可下针,可泻不可补。现在你知道补泻啦!大肠经是从四肢末梢往身上走,商阳、二间、三间这个方向走,你如果顺着气血下针,就是补。同样一个穴道,逆着气血下针就是泻。孕妇在合谷上可泻不可补(因补了会落胎),你给孕妇下针合谷,只能逆着下,不要顺着气血的方向下。

  如果是手臂痛,我这肩抬不起来,痛也有酸也有,你给他一个合谷穴,是原穴,我们可以补泻同做。你可以先治疗他的痛。痛在这边,针扎到合谷穴引到气后,把针提起来,提到皮肤表层,再逆着大肠经的经络下针,你不要太斜,本来就很痛,稍微斜一点进去,代表它是逆着大肠经的经气下针,这是泻。现在痛没了,还有酸。我们就针再提起来到皮肤表层,再顺着大肠经下针,酸就去掉了。这就叫

  做虚实都可以治疗。这个穴道有个合谷脉动,我一直在讲。中医在接生小孩的时候,怀胎十月要生了,对不对?摸产妇的脉,西医是看那个门开了没有,几指几指。中医不是这样子,中医进去摸那个孕妇的脉,这样抓手,如图,如果合谷这边这个脉沿着食指一路跳跳到食指的指掌骨,就是要生了。孕妇肚子在阵痛,如果合谷有脉在跳,一路跳到食指这边,表示要生了。如果只有阵痛而合谷脉没有浮起来,没有动到指掌骨,就是假性的阵痛。马上就可以知道,因为合谷,因为合谷是气脉之所在,通到子宫,我们马上就可以诊断出来。

  我们看小孩子的病的时候,把小孩子的手小指头掰起来一看,这边有一个黑的青筋,在风关这边,病在浅,在表,很好治。到了气关的时候,病就比较重。到了命关,小孩子无治了,要准备走人,就是很危险。这是医书上这样讲,你不能看到病人“老师,他已经到了命关,算了走人”,你总要想办法再检查,看看有没有补救的方法。不能放弃掉,我们当医生,不到最后关头,决不轻言放弃。有很多的方法可以找出来。这是我们看青筋,辨小儿科病症在这边。

  就好像那个球,我们知道病灶在那里,我们有非常多的切入方法,我们找最短的角度切进去,这就是高手啦。比如肝病,可能有的人治了八个月才好,可能我们治了六个月或者四个月,同样的把病治好,我们切入的角度是捷径,病人就省了很多病痛,家属也省了很多陪病人的辛劳。一个人生病,全家都受累,很麻烦。

  、阳溪穴阳溪穴很好找,手这样(如图)张开来,这边有两个筋凹洞,就是阳溪穴。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穴属,火。治症如“目风赤烂,寒热疟疾,往来寒热

  ”,可以看看,可以用阳溪穴。我们真正在治这些症的时候,阳溪穴很少用。因为还有很多非常好用的穴道,那些穴道用完了之后症已经好了,很少用到阳溪穴。针灸最不好练的原因之一就是,前后的穴道很接近的时候,治的症几乎都相同,你到底要选哪一个,取舍你不会取。其实没有关系。真正在最后在临床的时候,象阳溪这些穴道几乎都没有用过。除非病人有对称的痛点,“对称治疗法”。否者“往来寒热”怎么会用到阳溪穴,这些症状我们有太多好用的穴道一些大穴可以用,很多穴道都是一样,用途不多,因为我们有很多大穴。

  补充:四关穴我们身上有四个关很重要。有四个关,合谷是两个关,脚上还有两个穴道,就是太冲穴。双合谷,你下针两个合谷,下两个太冲,太冲就是脚的合谷,在脚大趾跟二趾的中间。那开四关的目的是什么?有病人来找你,你问病人“你哪里痛?”,病人回答,“我到处都痛”。你是不是想扁他?是不是来捣乱的?我们有十二经络,病人不说那个经络痛,我们有很多穴道可以找,居然说“到处都痛。”要怎么下针呢?任脉督脉统统下?每一条经的子穴母穴统统下?不用。合谷、太冲,你一下去,病经就出来了。统统没了,“哦,现在我知道了,我是肩膀痛。”这是开四关。我们的合谷还可以做诊断用,因合谷是气穴,气脉非常大,合谷气非常旺。所以合谷穴越大越高的人,气愈足。病人久病的人,到后来合谷肉都没了,凹进去了。中风的人一堆都是这样子,只是两个骨头看到,肉都没了,气就没了。所以合谷很重要,可以看到气的兴衰。

  偏历穴治症很多,像肩痛啊,什么往来寒热,头痛啊,看最后面,如果大肠经遇到实症的时候,我们可以用偏历穴,像牙齿痛

  。虚则齿寒,怕冰冷、怕风吹,怕寒冷,我们补之。所以络穴和原穴可以做补泻,一个穴道就可以做补泻。

  再来就是所谓的温溜穴,温溜穴就是偏历这个穴道上两寸。诸位看这手肘这边,上面叫做阳,下面叫做阴,肺经一定在骨头的阴侧,而大肠经在骨头的外侧,叫阳侧。从偏历穴上两寸就是温溜穴,扎这穴道要从这个角度下去,这里有个骨缝。

  温溜穴是大肠经的郄穴。因为大肠经的郄穴,所以大肠经的炎症,我们都可以用它。

  我们讲下廉、上廉、手三里、曲池。都从曲池往回头找。曲池是人身上的大穴。当你手肘弯起来的时候,

  曲池一定是拱手取,在这个纹头与肘骨中间,不能下太靠近肘骨,会很痛,大概在肌肉和骨头的中间,直针进去。

  曲池就是大肠经的合穴。而曲池的穴性,在大肠经的阴阳五行里属于金,那土生金,而合穴是土穴。所以就变成曲池这个穴道是大肠经的母穴。所以大肠经的虚症在曲池补之。什么是大肠经的虚症?我肩膀痛。“痛多久了?”痛五六个月、半年了、痛三四个月了,就是虚症。在曲池下针,曲池的穴道呢本身就是母穴就有补的效果。

  捻转法,我们用补泻,插提,还有方向。曲池这个角度不可能做顺啊逆啊,很痛啊,整人嘛。像这个转角的地方呢,我们用捻转法。

  捻转的时候,针扎进去以后,你不要记,用心想的,这气血是不是这样(从手指往上去手臂的方向)上来的,商阳、二间、三间、合谷、阳溪、偏历、温溜、下廉穴、上廉、手三里、曲池、肘髎、手五里,曲池在这里,我刚才念的穴道就是气血的流向。那你针下去以后,感到酸就是气到了。气到了就开始做补泻,当然你可以针向上提一点就是补,很简单嘛,偷懒就这样补。我们也可以用捻转法。

  捻转法的方向是这样子的,很快速地过去,慢慢地回来,很快的过去,慢慢回来

  。你不要一直过去,一直过去也不好,那你过去以后忘掉,怎么回来?(针会)卡在那边。针卡住怎么办?我来很快,还是可以把针取出来。你在上下一寸的地方各下一针,因为你在下针的时候,病人会专心到你下针的地方,针卡住地方的肌肉会松掉,这样针就可以出来。你如果硬扯,也会出来,出来的针会很粗啊,肌肉都会一起缠着被你拔出来。这是我们下针的手法,这是捻转法。左边是这样,右边呢?这(从手指往上手臂的方向)是气血流注的方向。

  我们既然要补,补呢是采阳数;泻呢是采阴数,所以我们常用补五下,泻六下。我们做的时候,快速地过去,慢慢地转回来,五次,再把针提豆许,拉起来一点点,这就是补。

  如果是在二间,做泻,快速地过去(方向就是逆着气血的方向),然后慢慢赚回来,做六次,然后把针推一点进去,进去豆许。

  迎随法要用在可以迎随的地方,像二间迎随很痛,那曲池穴迎随也很痛,那就用捻转法、插提法,这样就可以了。

  所以皮肤痒,大肠与肺表里,那我们可以下曲池,而合谷又是气穴,皮肤管气,所以

  。因为曲池也有消炎的做用。我们身上有五个穴道,这五个穴道配在一起,什么皮肤痒,病人躺在床上,针一下去约二十分钟后,病人完全不痒了。下在针的同时痒也就去掉了。你没有痒过,吃这个也痒,吃那个也痒,你不知道什么是痒,那痒起来受不了。针一下去他就不想去抓了。止痒的效果非常快,但是上半身止痒是以曲池跟合谷最有名的皮肤止痒穴。

  。比如说面部中风,我们下合谷。我们常常下面针的时候,扎针扎在脸上的时候,我们先下合谷,因为合谷有麻醉作用。有时我们在头部透针,三寸针透下去的时候会比较痛,所以对侧合谷上先下针。先下合谷,下完合谷以后再去透,这样痛就会减少。我要透右边的时候,先下左边的合谷;要透左边面部的话,先下左边的合谷。下完合谷后再去透。

  有人腰扭伤,扭伤穴针下去,左右捻捻,叫病人同时慢慢活动受到伤的地方,你慢慢捻针,扭伤就开了

  那自己落枕时,舍不得下针嘛,我们有一种方法。早上起床的时候,忽然发现歪头一边不能动,马上躺回床上去,枕头在这边,见图,躺过来(掉头睡),让头自然下垂(在床沿外),躺平,头自然下垂下来,垂个大概三分钟、四分钟,慢慢呼吸,整个肩膀放松掉,呼吸三分钟以上,的时候,用四肢,用手和脚,让身体慢慢扭回来,自然而然让头回到床上,放平,然后慢慢坐起来,当场就好。

  这个不要教人家,不然生意就少了(一笑!)。自然的疗法,所有受伤,撞车、踢球、打球受伤,高处跌下来的时候,真正受伤的是事后,不是事前。什么意思呢?你摔下去以后,受伤是因你起来太快而受伤。所以你一摔伤时,突然摔倒,保持原姿势不要动,在原地不要动,让身体去适应那个姿势,大概三分钟以后,再慢慢站起来,身体不会受伤。摔倒就是你本来没有这个姿势,突然摆出这个姿势出来,如果你本来准备摆出这个姿势,你不会受伤。但是你没有预备要摆那个姿势,突然出现那个镜头,所以会受伤。那你要保持原来的姿势不动,三分钟后慢慢起来,伤就去掉了。受伤是因为起得太快,你的气血还没有适应它,结果你一起来,伤到了。所以说受伤是事后。

  从手三里是在从曲池正好下两寸的地方,再下一寸就是上廉,上廉再下一寸就是我们的下廉穴。这些穴道在阳明经上面呢,都可以看到治疗乳痈,就是乳房的硬块,或者一些手臂的问题、手臂的病,里面的治症呢看书上就可以了,不用花时间讲它。

  中医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,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就已基本形成,承载着先祖们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总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