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说郑州120录音事件:令人出离愤怒的“机制”
2022-08-30 66

  河南大学大三女生彭美(化名),在宿舍出现身体不舒服(脑出血),随即拨打120求救。

  这个星球上,人口实在是太多了,所以,有的人是被蠢死的, 有的人,是被这些蠢死的人,给活活气死的。

  完整的8分钟录音里,语气、腔调、和阴阳怪气的指责,都让听众听完了录音后,气得肺炸并捏紧了拳头...

  当日中午,舍友发现彭美情况不对后再次拨打120才派车,而120抵达学校时,距离彭美第一次求救已过去了2个多小时。

  5月30日,彭美不幸去世,去世前,她因脑出血已昏迷14天,一直靠呼吸机维持生命。

  吓得某某官媒,都关闭了微博评论功能,不敢直面那3.7万条留言的愤怒...

  在说此次郑州120事件之前,有必要说一下前几日的北京顺义区120延迟救治事件。

  3:41,顺义120急救分中心南彩值班车组(由医生刘某云、护士张某迎、司机樊某军组成)接到紧急救治任务单。

  3:44,刘某云使用车载电话联系宋某新,问询病情并告知由于其处于疫情防控管控区,前往现场救治的医护人员需要做二级防护才能进入。

  3:46至3:57,刘某云先后四次拨打区医院发热门诊电话,总机接通,分机均占线。

  3:58,刘某云拨通区医院发热门诊电话,医院反馈将要接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,目前无法接诊。

  4:01,刘某云拨通区妇幼保健院发热门诊电话,接线员反馈需了解患者病史。

  4:32,值班车组到达现场,发现宋某新躺于路边,刘某云、张某迎、樊某军三人立即将宋某新抬上救护车。

  大家注意看时间线求救,准确说出了自己的位置,这个时候,4:25分,救护车出发,4:32分,救护车到达现场。

  但是距离宋某的求救开始,到救护车到达,这中间,整整过去了54分钟,近一个小时。

  因为宋某的位置,是疫情防控管控区,前往现场救治的医护人员需要做二级防护才能进入;

  因为有疫情防控规定,所以他们要穿防护服、需了解病史、无法急诊、救护车甚至不知道该把病人送到哪个医院去...

  因此,从西安孕妇事件、到上海护士事件、再到北京32岁青年事件、再到今日的河南大三学生事件。

  要不是“疫情防控”的严格规定,救护车也就不会延迟,这些突发情况下的特殊病人,也就不用死。

  5月31日,临夏市公安局对涉嫌强奸犯罪的三名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,6月3日,临夏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。

  公众愤怒的,不仅是12岁的残疾女孩被人强奸了,更愤怒的,是“报案后未立案”。

  120为什么延迟救援?各大医院为什么害怕接诊?为什么能接诊新冠阳性而不能接诊其他病人?郑州120事件中为什么业务员业务水平这么低下?

  盗抢的、强奸的、坑蒙拐骗的,常有发生,立案的多了,地方形象和警队治理能力,就会遭到诟病。

  不美好的事情发生了,正能量就有了瑕疵,正能量有了瑕疵,文明城市的评选、官声政绩的名声,就不好写评语了。

  因为有疫情防控规定,接了病人,往哪个医院送?“48小时核酸阴性报告”,突发疾病的病人及其家属,未必有。

  同时,国家有明文规定,医院有“首诊负责制”。病人只要送来了,就务必要负责到底。

  所以,真到了万万不可推卸的时候,就一定要精准地找到病人的位置,然后就近原则送到最近的医院,这就看谁的运气点高点低了。

  所以,接线的业务员,在接受业务培训的时候,就变成了教条主义:疫情特殊时期,能不送医院尽量不送医院,真有紧急情况,无论如何,也一定要对方说出精准位置,最好是加微信,直接发定位。

  所以,那些脑出血的、那些癫痫发作的、那些年纪大的口齿不伶俐的、那些言语表达能力有限无法说出精准定位的,很有可能就会得到一句冰冷回复:

  在那些怕麻烦的“机制”规避风险里,在那些“防疫规定”大于一切的“机制”教条主义下,尊重和体面,被摔得稀碎。

  怕麻烦的“机制”选择之外,就是另外一个万年诟病都难以清除的巨大社会毒瘤机制:

  这其中,119的民众可信度最高,“任何时候,你都可以无条件地信任“蓝朋友”。

  而110,是可以协调各方的“总求救电话”,无论是火情还是病情,110接警以后,都必须出警,并且会视警情,同时来协调其他救援人员处置特殊情况。

  你看到的救护车,未必是地方医院配置的, 他有可能是被外包公司承接的, 你拨打的120电话,接线员也未必就是医院护士或者是地方救援中心的接线员,而有可能是劳务派遣公司招聘的年轻的刚毕业的大专生...

  社会运行系统里,积攒了这么多年的各种顽疾和毒瘤,基本上都离不开“内定”和“外包”这两个词。

  所以,上海某食品公司,成立6天后,顺利拿到资质符合流程,成为保供单位,郑州某“科技公司”,成立10天后,顺利中标,成为河南省核酸采样屋的供货商,这就叫“外包”。

  无论是内定,还是外包,本质上都是一样的,都是“特招”,好便于“主办单位”扔掉某些麻烦,同时规避风险。

  挣钱了,你好我好大家好,出事了,临时工背锅,“主办方”审核不严有失察之责,诚恳道歉自罚三杯,此事便算翻篇了。

  有棘手的事情要处理了,“怕麻烦”的机制便自动跳出来冷处理麻烦了;有利益的勾当可以捞钱了,“外包”和“内定”的特招手段便自动跳出来捞金了。

  因为我们深刻地明白,我们不会成为这些机制的操纵者,恰恰悲剧的是,我们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悲剧的牺牲者。

  “我的理想并不大,平安健康、无病无灾、有酒有肉、体面尊严地,活着,仅此而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