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灸治疗抽风的经验分享
2022-08-08 101

  病史:患者于4个月前因与领导争吵而病四肢抽动,尤以咀嚼肌抽动明显,病后曾去几家医院治疗多次,医生除给一些镇静剂外,曾多次针刺合谷、颊车、太冲等穴,初起还有即刻效果,以后则效果全无。医生虽一再延长刺激时间,用电针加强刺激,甚至于弹拨合谷,但仍不能控制其发作。患者于是来针灸科就诊,当时病情已发作一天多。

  辨证:初病时肝郁不舒,肝风内动。以后由于病程日久,肝郁乘脾,不思饮食,气血生化之源不足,因此导致肝郁脾虚、肝风内动。

  治疗:灸中脘以补益中气、宽中解郁,针哑门以回阳,针合谷、太冲、颊车以息风。由于证属虚风,故针刺得气后即停针,留针20分钟。在留针过程中,抽动逐渐减轻而停针。继用此法,共治疗4次而愈。

  病史:患者高烧抽风4~5天。病后曾针刺数次,都是针后痉挛缓解,起针不久又抽。问其针刺何穴,病人所指之处是合谷、太冲、阳陵泉等穴。

  检查:当时高烧未退,体温39.5℃,四肢呈强直性痉挛,手呈鸡爪状,足趾背曲。面红,舌苔白干,脉滑数有力。

  上述两例虽然都是抽风病人,但引起肝风内动的原因不同,所以治疗方法各异。前者证系虚风,初病时体质尚壮,重刺激还有即刻效果,以后体质逐渐虚弱,故重刺激根本无效。于教授根据准确的辨证,采用补虚息风的方法而收功。而后者证系热极生风,只刺合谷、太冲等穴,泄热的力量不足,故针后仅收暂时效果,配合放血法,增强泄热的作用,再刺合谷、太冲等穴而取效。临证时,所以取穴配伍不同、治疗方法各异、针刺手法有别,其主要依据是“辨证”,辨证明确,取穴治疗适宜,才能取得针灸应有的效果。